2022年12月10日至11日,“2020-2022中达环境法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由台达集团主办、郑州大学法学院与郑州大学自然资源法研究所承办。

多位学者获“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奖励

经过二阶段评审及投票,2022年“中达环境法学者”荣誉称号由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荣获,2020-2021年“中达环境法学者”荣誉称号由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浙江大学钭晓东教授荣获。史玉成教授扎根祖国西北,坚守环境法学教学科研一线28年,在环境法学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环境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秦天宝教授从“中国问题”出发研究环境法治,多年来取得丰硕的学术、教学和咨政成果,并致力于在国际上争取话语主动权,参与多项国际环境公约谈判。钭晓东教授从事环境法学教学及研究逾25年,多项学术成果获国家及省级奖项肯定,同时大力建设和发展环境法学科,着力培养环境法学卓越人才。

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规划委员李念祖高度肯定论坛成果,感谢专家学者为黄河议题献言献策。

专家学者共同为黄河治理建言献策

在12月10日的特邀嘉宾演讲环节,武汉大学蔡守秋教授以“论黄河流域财富积累、传承、发展和共享的法治保障”为题,从多角度阐述了环境法的基本理论。报告重点强调,要促进流域共用财富的积累、传承、增长和共享共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接着,昆明理工大学王曦教授介绍了中美公众环境意识演进的异同点,通过对比中美公众环境意识的发展变化,得出当前我国政府亟需加快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同时在立法上,需要认真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众环境意识快速提升的社会现实,使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更好的适应这个现实。

最后,湖南大学周珂教授以“双碳目标下环境司法问题”为题,作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需要我国付出艰苦努力,尤其在气候变化立法方面,要健全“实现双碳目标”的法律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司法能动性。

获奖者学术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王明远教授、上海政法学院郑少华教授、武汉大学秦天宝教授、浙江大学钭晓东教授、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等资深教授分别在“新环境法学”的建构和发展、大安全体系下的新污染物风险法律规制问题以及央地关系视野下的流域立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报告和深入探讨。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宏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期望论坛能对黄河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性意见。
甘肃政法大学史玉成教授等多位学者获“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奖励。

在12月11日的论坛学术报告环节中,西北政法大学李龙贤副教授、郑州大学翟新丽研究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资庭杨巍庭长、中国绿发会周晋峰秘书长、河南宇通信息技术研究院孙志林院长、黄委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测绘院副院长何刘鹏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立法、司法研究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信息化建设为议题作精彩发言。

以会会友、以文会友,中达环境法论坛凝聚智慧、彰显友谊、培育新人

在闭幕式上,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梁庆亚书记代表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指出在此次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凝聚智慧,建睿智之言,献务实良策,不仅体现出环境资源法学强大的凝聚力,同时也凸显了黄河流域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更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规划委员李念祖致闭幕词,他代表台达对这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感谢各位与会者的积极参与,并期待大家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的下届论坛再次相聚。计划评委中,武汉大学法学院蔡守秋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王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树义教授、湖南大学法学院周珂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灿发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孙佑海院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汪劲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明远教授等嘉宾学者亦出席论坛。

“中达环境法学教育促进计划”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8所国内高校,每年可邀请其它3所特邀院校共同参与,为致力于发展环境法及环境资源法学科,培养环境法治人才,并通过相互交流和带动,为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2011年至今已奖励学者9位、青年学者21位,提供研究生奖学金422人次,举办9届论坛。“中达环境法论坛”作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及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集思广益的平台,为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推动环境治理和环境法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 美通社